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4月28日,总会计师樊晓民以《财政视角下新世纪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政策解读与思考》为题,结合党中央和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用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为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150余人讲授专题思政课。

樊晓民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为引线,系统讲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减轻农民负担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平台、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的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所有制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过程及其推动力,并对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发展、政策解读等方面进行相关讲解。他指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接续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我国高质量稳定脱贫的重要路径,更是贫困地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他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总体稳定,新时期,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青年学子的聪明才智和使命担当,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希望大家,一是要热爱祖国、主动担当,从农村改革与发展政策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二是要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主动肩负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三是要坚定信念、不负韶华,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樊晓民基于三农问题、扶贫问题等内容的研究与思考,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和发展政策讲解透彻,整节思政课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全体在座师生深受感触、收获颇丰。师生纷纷表示,将从党带领亿万农民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将“小我”融入“大我”,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文:王业林 审核:王刚 编辑: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