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生了解专业、融入学院,加快角色转变,树立学习目标,9月7日至9日,人文学院开展安全和大学规划教育、专业教育等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2023级全体新生参加活动。
加快角色转变,树立远大目标。9月7日9:30,学院员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付强、2023级辅导员王凯杰分别在鄠邑校区博思楼112和212教室开讲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讲——安全和大学规划教育。
付强从大学与高中的异同引入,希望新生要学会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尽快完成高中生到老员工的角色转变。她提到,作为老员工,要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个人学习和发展规划。同时,她就校园贷、信息网络诈骗、消防与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安全教育,提醒员工加强自我管理,增强反诈能力,提高安全意识。王凯杰从校纪校规入手,带领新生学习《员工手册》,叮嘱员工要熟悉学校管理规定,遵守校纪校规,绝不触碰规则底线。他还从老员工活的“十要十不要”希望员工关心集体、勤勉力行、自立自强、知行合一,寄语员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夯实专业能力,提高责任担当。9月7日14:00,学院设计系、新闻系、中文系分别在鄠邑校区博思楼223、博览楼213、215开讲新生入学教育第二讲——专业教育。
设计系主任曹盼宫就设计系的团队力量、专业概况、发展前景做了详细介绍。副经理方松林通过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故事,激励员工们学会吃亏,不怕吃亏,努力提高交际能力,理解包容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史魏通过蒙德里安的红黄蓝艺术,以及现当代的汽车行业,手机芯片等热门话题引出设计改变生活。他指出,无论是面对“山寨王国”的评价,还是世界上的舆论,同学们都应正视问题,改变现状,设计行业大有可为。何奇颖告诫同学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要学习借鉴他国优秀设计,又要结合本国传统文化,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设计,让中国设计不断充实,更上一层楼。


中文系主任王敬艳讲述了专业发展、特色和团队力量,并以“新文科·新中文”为主题指出,新时代呼唤创新型文科,新文科的建设要立足于新科技时代。她强调,新中文新在新的人才培养规格、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新的研究方式。王慧指出写作、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新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提高专业能力。她特别强调,要重视英语学习,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张奕则以自身求学经历为例,分享求学经验,激励员工要加强语言文字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新闻系教师马可从专业课程方面介绍基础课程和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她嘱咐员工要有家国情怀,博览群书,扩展自己的视野,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为社会发声。邓笑然从“新闻”两字入手,介绍了新闻学的概念与内涵,让员工快速了解专业。伏彦冰以往年新闻专业员工就业情况为例,强调考研和就业同等重要,鼓励新生在志向考研的过程中也要兼顾新时代就业前景,机遇失不再来,学会随机应变,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会上,各系教师代表对新生的疑问一一做以详细解答。
丰富员工经历,增强综合素质。9月9日9:00,学院团委员工会在鄠邑校区弘石学术报告厅开讲新生入学教育第三讲——多彩老员工活暨团委员工会纳新宣传。
主席团成员分别介绍了团委员工会的组织架构、特色活动、成长感悟,各部门对学院团委员工会的运行、部门职责做了详细介绍和解读。随后,2023级新生观看了纪实电影《大学》,鼓励员工在面对抉择与权衡中,要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前进,既要懂得“仰望星空”,更不应忘“脚踏实地”。

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有助于学院2023级新生树立大学目标,潜心学习提高,为员工在四年的学习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建立了良好开端。后续学院将进一步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专项教育,致力帮助员工扣好第一颗纽扣,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知识学识。
- 文字:王凯杰
- 图片:2023级新生
- 编辑:王凯杰
- 审核: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