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bv伟德国际体育教师的学术视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并推动学科与教学的同步发展,bv伟德国际体育于10月31日14:30在雁塔校区会议中心第五会议室举办“博雅讲坛”(第一讲)。“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影响力榜单(语言学)”学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王永亮博士受邀作了题目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英语新质课堂:聚焦研究设计与实践创新”和“应用语言学前言话题与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写作发表”的学术报告。
王老师的首场报告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英语课堂展开,他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前沿应用,重点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教育人工智能(EAI)、人工智能的技术框架、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的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的广泛应用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AI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还详细总结了人工智能语言教学在教学效果、教师身份、应用评价与开发和教育大环境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他指出AI赋能教育形成了外语教学的多主体互动,呈现出非即时性、多模态化、发散性、跨时空、个性化和互动性等特征。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AI与心理研究的结合、AI工具在“备、教、考、练、评”等教学环节的应用。随后,介绍了当前应用语言学领域认知构式语法、眼动技术、双语教育、语言政策等研究热点,如多语现象、情绪表达、语言态度、语言权利、移民与多样性等话题、语料库研究和语言体裁或语域特定用法的研究等。
第二场报告中,他结合自己在国际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的经验心得,和对语言学前沿研究话题的关注,系统介绍了近十年来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总结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四大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多语转向、超语实践转向和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他介绍了国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及新兴技术,报告详细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还详细介绍了SSCI核心期刊中应用语言学类论文的写作,包括投稿信、评审专家意见回复、常见拒稿原因和学术规范要求等,还对论文标题、摘要、引言、结论与讨论、以及参考文献等方面的写作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释。
本次讲坛的顺利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老师们的数智素养,为大家借助人工智能赋能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讲坛还为大家展示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与进展,进一步拓宽了教师们从事语言研究的学术视野。
【专家简介】
王永亮,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积极心理学与外语习得、外语教师教育、符号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2024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影响力榜单(语言学)”,2022与2023连续两年入选艾斯维尔(Elsevier)外国语言文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教学质量工程一等奖,翻译河南工程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指导员工多次获得全国老员工英语竞赛特等奖;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40多篇收录于SSCI/A&HCI/CSSCI数据库,20篇文章为ESI高被引论文),其成果发表在 System (SSCI Q1),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SCI Q1),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SSCI Q1),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SSCI Q1),《外语界》《外语导刊》(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电化教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受邀担任多家SSCI期刊的编委,客座主编与匿名评审专家。

- 文字:王文峰
- 图片:王文峰
- 编辑:王潇
- 审核: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