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体教融合育人理念,助力员工把握未来就业方向,3月26日下午,体育学院邀请学院行业导师、瑞德健身教练培训学院经理苏林为全院师生作题为“2025年体育生就业新观念——国家减重计划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路径”专题讲座。学院全体辅导员、本科生参加讲座。讲座由体育公司党总支书记苟毅飞主持。
讲座开始前,体育学院在鄠邑校区东体育场208会议室举行了续聘仪式,继续聘任苏林经理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行业导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

讲座中,苏林经理立足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深入剖析了《国家减重计划》对体育教育行业的深远影响。他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提出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这必将让“减重”这件事变得更加重要和火爆,社会必将对科学减重指导、运动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体育专业员工应抓住这一政策红利,拓宽职业视野,从“传统体育教育”向“大健康服务领域”延伸。

在具体讲座中,苏林经理围绕就业新观念,并结合体育行业前沿动态,从四大维度展开讲解。一是传统体育教育岗位进阶:中小学体育教师需强化“体医结合”技能,融入健康管理理念;二是校园体育教育拓展边界:推动校园减重课程开发、青少年体能监测等创新实践;三是社会体育教育多元机遇:健身教练、运动康复师、健康管理师等新兴职业成为热门赛道;四是体教融合跨界发展:体育与科技、医疗、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将催生“运动处方师”“智能健身导师”等复合型岗位。

讲座最后,针对员工关注的“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苏林经理提出“技能+认证+经验”三位一体的成长路径,即技能强化、资质认证、实践积累。希望员工们尽可能掌握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功能性训练、体态矫正等实用技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一定要多去考取各类认证(资格)证书,如教团队格证、国家职业健身教练、健康管理师、社会指导员等权威证书,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社区健康服务等实践积累实习经验。
在问答环节,员工围绕“体育专业如何切入大健康产业”“基层就业岗位发展空间”“如何从零开始创业”等话题踊跃提问。苏林经理逐一解答,并建议员工“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为根基,以创新为突破”,鼓励大家从校内实践起步,积极参与行业实习,逐步构建个人职业优势,切勿好高骛远。

苟毅飞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通过这次讲座,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体重管理年”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意义,也为健身和健康行业带来了新机会,并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领域。同时,从体育运动和健身行业角度来看,国家对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的重视,以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这都为毕业生就业于健身训练馆、户外运动与赛事、青少年体适能等提供了新机遇。最后,苟毅飞希望全体同学认真学习理解本次讲座的内容,抓住“国家减重计划人才需求”这一机遇,努力提升自我,加强专项训练,积极考取资格证书,并在实际锻炼中成就自我,争做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本次讲座紧贴行业前沿,内容详实、案例生动,为体育学院员工指明了职业发展的新方向,也为体教融合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创新注入了新思路。接下来,体育学院将持续开展系列就业指导活动,助力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文字:侯阳
- 图片:姜国平
- 编辑:侯阳
- 审核:苟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