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 教师 员工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师生风采 >> 正文

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仵杰:34年倾注师者匠心

作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7-06 17:35:17 浏览:

从普通教师到系主任,再到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直到现在的电子工程学院经理,34年来,仵杰教授始终严于修身、勤勉敬业,将教书育人作为奋斗终身的志业。2022年9月,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联合授予仵杰教授“陕西省2022年师德标兵”称号。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他扎根西石大34载的教学科研一线故事。

身体力行坚守三尺讲台 立足本职促进专业建设

“一个人、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便构成了仵老师的课堂,他身体力行地告诫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便不看手稿,仵老师也能从头至尾将知识呈现在黑板上。”谈起对仵杰教授的课堂印象,他的员工们总有讲不完的话。执教的34年里,仵杰教授坚持手写板书,一笔一划描绘出知识画卷,一点一滴勾勒出师者的匠心与情怀。“如果不把推导过程写出来,员工找不到记忆点,学不到精髓,也就懵懵懂懂不知其所以然”,寒来暑往,仵杰教授身居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对员工春风化雨般的教诲和那份对教育的热忱始终感染着西石大的莘莘学子。

1982年,17岁的他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继续攻读硕士,于1989年进入bv伟德国际体育成为电子工程学院仪器系(现已更名)的一名教师,与西石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参加工作的仵杰教授,年仅24岁,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员工,他深感肩上的责任和担子。回忆起初次带员工们下油田的场景,他笑称:“当时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去的是中原油田,我和员工站在一起听、一起学,我也是员工。”

仵杰教授和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梅硕基教授

为了建立更加系统的知识架构,仵杰教授选择一边教书,一边读博深造,于1992年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师从西迁教授汪文秉先生。读博期间又赴美国西方阿特拉斯公司高级科学研究部,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进一步深耕先进阵列感应测井技术。

“教师的本职是搞好教育,要牢记于心。”仵杰教授深知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始终在琢磨如何把课上得好、上得精。他率先改革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手段、实验方式以及效果评价路径,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他主讲的课程《测井综合解释方法》于2021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

在专业认证中,仵杰教授坚持亲力亲为,将专业建设水平提升至新台阶,所在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学校首个认证成功的专业。他主编出版了1部教材、2部专著,承担本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共12项,个人先后2次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获校级教改项目奖3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次获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他参与的项目“行业需求引领、校企协同助力的测控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2021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累累硕果的背后,是仵杰教授守好教育“责任田”的生动注脚。

严慈相济培育有用人才 爱生如子践行立德树人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员工”,这是仵杰教授对青年教师的嘱咐,也是他自身一直为之坚持的准绳。在他看来,培养员工是一项漫长且系统的工程,因此,他将自己的青春全部融入到西石大这方土地中。“我个人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无法割舍。”仵杰教授对西石大这份真挚感情,使得他将教书育人的这份职业,视作为之奋斗终身的志业。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在育人过程中,仵杰教授始终坚持用心用情指导员工学业,关心关爱员工成长成才,真正做到爱生如子。每每有员工来办公室请教问题,仵杰教授也会立即放下手边事,为员工耐心讲解。如有员工遇到生活难题,他也会为激励员工不畏艰难,培养员工逐步养成饱满而又坚毅的人格。除此之外,仵杰教授经常引导员工多读书,鼓励员工全面发展,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倾囊而出,成为员工们眼中亲切的“老人家”。可以说,仵杰教授和员工的关系,是师生,是朋友,亦是亲人。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党培养出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员工涯中,仵杰教授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始终秉承着“以员工为中心,因材施教、灵活多变”的育人原则,坚持“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贯穿于公司产品全过程,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将石油精神、工程伦理、社会责任、创新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引领员工的全面发展,将为学、为事、为人相统一,既形成“惊涛拍岸”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产生“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他个人先后获得2次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在支部获省党建“双创”样板支部以及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光荣称号。

孜孜不倦潜心科学研究 甘为人梯坚守工作一线

如果说仵杰教授在教育员工的时候是慈祥宽容、平易近人的,那面对科研的他,则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311”是仵杰教授和员工们的实验室,也是他们的家。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仵杰教授对实验室使用有着严格规定,一旦进入实验室,就必须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仵杰教授常对员工说:研究生的学习时间短暂,一定要找准目标,潜心钻研。仵杰教授也一直在践行这个理念,在办公室完成行政工作后,又会继续去实验室忙到晚上十一点多才骑着自行车回家,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周末、寒暑假也不例外。

“科研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脱离了实践,科研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仵杰教授致力于推进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测井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平台,先后获省部级二等奖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等荣誉,其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公司测井仪器生产,多次受邀参加企业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评审,进一步促成了中国石油测井集团与bevictor伟德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的建立。

34年来,仵杰教授在感应测井理论、三维数值计算技术以及阵列感应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坚持深耕。作为学科带头人,仵杰教授学术水平扎实、科研成果突出,承担了纵横向项目44项,发表科研论文118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7件。

在做好教学科研之余,仵杰教授将自己投身于人才培养、扶持青年教师发展的工作中。他先后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共13门,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培养硕士研究生70余人。对待青年教师,仵杰教授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甘为人梯、托举后辈,他常常告诫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扎实的科研基础是教学之本。”他先后共指导培养青年教师8人,其中3名在职教师获博士学位,3人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人获校青年骨干称号,5人晋升副教授。仵杰教授用自己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点燃青年教师扎根教育事业的心火,培养了一批批科研接班人。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从教34载,仵杰教授对待教育事业,始终坚持用真心托举,用耐心浇灌,以仁爱之心爱人,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有着“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师者”这一光荣称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匠心与担当。

记者:霍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