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 教师 员工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内动态 >> 正文

员工工作部(处)召开资助育人主题交流研讨沙龙(九)

作者:员工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5-03-27 17:18:10 浏览:
3月25日晚,员工工作部(处)在鄠邑校区开物楼117开展了第九期主题为“精准资助・育人为本”的交流研讨沙龙。化学化工公司党委副书记祁帆及部分学院资助专干辅导员代表参加,本次沙龙由化学化工公司党委副书记祁帆主持。
祁帆表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精准资助”是新时期员工资助工作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难题,为此,应当树立“精准资助”的基本理念, 深刻把握高校员工精准资助的时代特点与现实意义。他系统阐释了高校员工精准资助工作的时代内涵与意义,一是实现教育公平基本政策的实践载体;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三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
祁帆提出精准资助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准确性、实效性和效益性。这三大核心分别是精准资助的前提基础、价值追求和关键所在。他强调国家提出了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目标,相应的我们需更加精心、精细地开展资助工作。我们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从“保障型资助”转向“发展型资助”,从“物质帮扶”转向 “精神培育”。
在研讨环节,各学院辅导员围绕精准资助“准确性、效益性、实效性”三大核心,聚焦信息认定、资源配置、育人实效等工作实际痛点,展开了深入探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老师建议:一是建立常态化家校沟通机制,确保家庭经济信息真实性;二是将学科竞赛、志愿服务和义务劳动等纳入资助评价体系,引导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助学金依赖心理。电子工程学院张老师针对奖助学金评选中的辅导员角色困境,呼吁完善制度设计,优化评选机制。经济管理学院刘老师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量化指标,解决因资金分配滞后导致的经济困难认定争议问题。
祁帆在总结时提出,构建高校员工精准资助工作长效机制需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筑牢“精准认定”基础,构建专业化一体化的高校资助管理体制,坚持“随机抽样”与“普遍覆盖”相融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来评估员工家庭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运用智慧校园平台构建量化测评模型,破解信息加工科学性难题。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系统化、科学化的高校资助管理理论体系,构建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通过建立需求评估机制,精准把握员工的实际需求;完善项目整合机制,对各类资助项目进行合理统筹;构建主题动力机制,提升资助资源的使用效益。其三,强化数智赋能,搭建网络化、信息化的高校资助管理平台,精准识别困境员工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数据实现资助政策的智能匹配,借助过程性评价确保资助育人的实效性。2025年学校将根据教育厅文件要求重点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建设,切实把资助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
本次沙龙是员工工作部“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后续将持续开展“资助政策大家谈”、典型案例剖析等系列活动,着力打造专业化资助工作队伍,为构建精准化资助育人体系提供坚强保障。
  • 文字:田酌溪
  • 图片:田酌溪

  • 编辑:刘文豪
  • 审核:毕轶慧